文创预测与瞻望 | 郭万超:文化产业仍是“朝阳产业”

智库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Jan 22, 2020 10:04:18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就文化消费市场而言,未来值得关注的亮点首先是夜间消费。

  2019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文化和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还是文化和旅游与金融的创新合作,亦或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和旅游产业所发挥的坚实作用,文化产业正在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努力着。数据显示,2019年前3季度,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87亿元,同比增长7.6%。

  5G时代,“万物皆媒”。当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都在迅速发生着改变时,我们重新思考传播的内涵与边界,思考这些热词会为2020年的文化产业带来什么启示。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决战之年,文化产业将迎来哪些发展契机?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文化产业相关专家,预测与瞻望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

  今天推出的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郭万超的《文化产业仍是“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仍是“朝阳产业”

1.jpg

  郭万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

  2020年,全国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01文化产业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整体增速放缓

  2019年文化产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6%,相比较2017年同比增加值12.8%、2018年同比增加值8.2%而言,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呈放缓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文化产业市场越来越成熟,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趋于理性,投融资主体盲目跟风现象减少,另一方面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也有直接关系。

  02文化产业市场出现冷热分化,亮点可圈可点

  数字创意产业、文化旅游新业态将继续成为市场热门行业。5G、区块链、人工智能、全息成像、裸眼3D技术的推广,将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直播行业、游戏、动漫、电影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同时,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产生的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研学知识游、工业遗产游、康养体育游等发展趋势良好。与此同时,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制造、文化批发与零售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市场较为冷淡。

  03长远看文化产业仍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

  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成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文化产业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和市场规模还远远不够,中国文化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目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消费力不足,而是好的文化产品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比如,电影市场《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就说明好的产品从来不缺乏购买力。即使是行业发展趋冷的小众市场,如话剧产业,类似上海的实验话剧《不眠之夜》这类好的作品也都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而最为热门的数字文化产业中市场也有冷有热,冷中有热,说明未来市场仍有可增长空间。

  就文化消费市场而言,未来值得关注的亮点首先是夜间消费。2019年元宵节故宫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点亮了夜经济的集体想象。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博物馆、图书馆、商铺等延长开放时间,鼓励旅游景区开展夜间游览活动。预计2020年,夜间经济的政策将进一步彰显成效。其次是定制消费和智能消费。以数据赋能文化内容生产,促进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为电视剧、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提供差异化结局,为文创产品增加个性创意内容,增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在消费升级和消费多元化时代将更受欢迎。

  其次,沉浸产业的发展也不可忽视。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政策中有九条主要任务,三条与沉浸产业发展相关。沉浸式旅游景观、沉浸式商场、沉浸式演艺节目、以及国外现在已发展成熟的实验戏剧、沉浸式游戏、艺术博物馆、快闪品牌营销等业态,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来源|文创中国周报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2,694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