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刚: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问题与未来瞩望

智库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Jun 26, 2019 11:51:24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和内容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使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诸多新趋势。

  摘 要: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和内容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使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诸多新趋势。究其本质,数字文化产业是“互联网+”及其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本性是技术思维,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和文化价值(包括版权),其本性是文化思维,是文化与技术的时代性融合。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业态的集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它在当下的发展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是国家文化利益使然,将会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而迎来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紧紧抓住时代,充分展示数字文化形态的新特点及其动态性生成,增强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更要有艺术的美感和本位的文化价值诉求及其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国家观。

  关键词: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技术思维;文化政策

  *基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智库项目“‘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研究”(16ZK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范玉刚,文学博士,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化产业等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信息文明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要求。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牢牢把握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新时代语境下,数字文化产业正助力中国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数字化技术应用愈加普及、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使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驶入快车道。从实践来看,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越来越成为创新的舞台,数字经济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技术创新的成果有80%来自互联网领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年)》显示,从总量上看,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占GDP比重持续上升。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甚至有研究机构认为,数字产业的强弱左右了城市经济实力的增长,如《日本经济新闻》2018年12月6日报道,2030年中国将有四个城市入围世界GDP排行前十,北京居第五位,上海居第六位,深圳居第九位,重庆居第十位,其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数字产业的发达程度。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学部部长、《国际文化市场报告》主编李怀亮指出,2015—2018年国际文化市场除了个别行业有所下滑以外,整体增长趋势非常强劲。其中,国际文化市场总体保持高增长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国际文化市场主流;文化消费的实时化、在线化趋势显著;依托数字化技术,移动化、社交化、付费、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①。

  从国内来看,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艺形态的改变,文艺发展空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播也发生了调整,新的文艺现象、文艺组织、文艺聚落等,都在出现新的改观。据四川省文联调研统计,四川全省各级各类新文艺组织共计83,952个,约251万人②。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时代氛围使整个中国的发展空前活跃,使文化发展充满活力和创造性。从“互联网+”释放出的创新活力,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迈入消费社会,文化创新及其文化对创新意识润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的相互链接,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源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表征是,日益迈入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先导的全新发展阶段,主要显现于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化特征日益明显,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基本态势,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布局、政策引领与立法促进的结果。

  在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就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而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互联网+文化”优势明显。从营业收入来看,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为60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4%,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上半年以同比继续保持32.7%的高速增长,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1]。从传统到现代,从产品到服务,从指尖到心间,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选择为供给端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数字文化产业以其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新的需求。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使得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是呈现内容产业所占比重快速提升的趋势。数字文化产业的线上和即时性消费特点,使得内容消费需求迅即上升,优质内容和创意成为稀缺资源,“内容为王”的特征再度凸显。2014—2017年的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9913亿元、11053亿元、11889亿元、1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分别为:8.2%、8.4%、7.6%、1.7%;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1.4%、40.6%、38.6%、34.8%;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分别为:2386亿元,增长11.2%,占10.0%、2542亿元,增长6.6%,占9.3%、2872亿元,增长13.0%,占9.3%、3328亿元,增长15.9%,占比为9.6%;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1641亿元,增长15.9%,占48.6%、13640亿元,增长14.1%,占50.1%、16024亿元,增长17.5%,占52.1%、19300亿元,增长20.4%,占比为55.6%。2017年,文化核心领域创造的增加值为2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8%;文化相关领域创造的增加值为12222亿元,增长9.8%,占比为35.2%[2]。从这几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文化产业核心领域特别是文化内容创造的增加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居前三位的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增幅都是两位数,而且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这表明,文化内容服务的需求增速明显,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高度契合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是在“互联网+”平台支撑下,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文化产业部门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数字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标志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和提高。正是数字文化产业相关门类的超常增长,才有了中国文化产业整体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彰显了文化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新业态发展强劲。在文化产业统计分类中,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都属于高速增长,其增速领跑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当代数字创意内容精品层出不穷,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正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不断提供新供给新动力[3]。数字文化产业愈益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动能,“跨界创意融合”的驱动作用日益明显,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推动了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发展走出“工业化”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发挥了引擎功能。

  数字技术和移动物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文化内容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存在形态,互联网公司成为最大的文化内容供应商和主导性的渠道运营商。从极端意义上讲,“文化+”与“+文化”使得所有高科技网络公司都成为了文化产业公司,而文化起到的是“产业倍增器”的作用。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文化及其价值的渗透度达到一定程度,产业就会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不仅传统产业能够升级换代、推陈出新,高科技公司自身更是实现几何级规模扩张和产业链延伸[4]。文化产业的总体变化和内容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使得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诸多新趋势。只有牢牢把握这些新趋势,才能在全球视野中坚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自信。

  一是数字文化产业越来越融入并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意设计的融入,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呈现数字化倾向和网络化发展态势。“文化+”“互联网+”与“+文化”“+互联网”愈益相互交融,共同助力中国文化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文化新业态。以文艺创作及其版权保护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意转化开发为内容、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手段、文化金融产品创新为支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结构,即以文化创意为主,以文化与技术、文化与金融资本融合为两翼的动力结构日趋成型,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经由数字化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产业也被不断催生出的新业态与新模式。数字文化消费也逐渐成为扩大文化消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突破口。2016年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市场收入达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5%,出口网络游戏900多款。中国数百家文学网站日更新的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的日均浏览超过15亿次。

  二是数字文化产业以其迅捷化、便利化、个性化、差异化、视听奇观化等消费特点,日益融入年轻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和痛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和导向将直接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在文化回归本性、文化和社会愈发互文的当下,文化价值观的传播问题凸显,如何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审美观至关重要。

  文化既要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观念性国家利益,更要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方位,文化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供给,也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文化创造的热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迈进。《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社交网络及即时通信工具用户快速增长,庞大的网络人群成为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产品快速发展的基础,数字文化产业越来越融入百姓生活中。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在引导文化消费中增强有效文化供给,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不断提高民众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情趣。数字文化产业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需求。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支撑,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产品、引领新消费,以“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不断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和现代生活方式,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人民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新兴业态中,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意产业的融合凸显,不但提升了制造业的附加值和产品的竞争力,还促使其产业链不断延伸。如一款精心设计的头盔(喜马拉雅万物有声的语音技术、双猴科技魔脑神笔的多语种语言互译等),不仅可以在骑行、攀岩、极限运动中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还可以提供摄像、通讯及其他手机APP等服务。从智能出行工具到智能装备产品中的新兴工业制造品,不仅从产品外观上进行了革新,还将创意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体现了“中国智造”的能力,提升了“中国创造”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形态的高端化、高级化。数字化支撑下的文化创意以其内涵溢出,经由设计、制造融入产业内核,而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意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不仅解决了产品外观和美学问题,更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引领了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升了民众的生活品质。

  三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助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中,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加精准和有效。数字文化产业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和亲和力,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因此,随着文化价值与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日益紧密,文化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其跨国经营的本土化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国际化趋势对文化精品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文化产业的轻资产特性使得竞争进一步聚焦于文化精品,对于企业经营和品牌管理提出更多挑战。如今的短视频、直播、网络剧等发展迅猛,质量不断提升,开始具有了追求网络文化精品的意识。有的网络电影已突破亿元投资,现象级的“网综艺术”不断涌现。借助网络艺术的融入,一些主题公园开始转型,如宋城演艺互联网演艺板块即“六间房”的营业收入占比在2016年跃升至41.23%,收入同比增长195.37%。数字文化产业的海外精准化传播及其版权的本土化开发,还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运营推向更高层面的跨国本土化运作,从而助力中华文化实实在在地“走进去”,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在提质增效发展中,不断迈向国际文化产业的第一方阵。

  四是跨界创意融合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文化创意+”数字化手段的跨界融合驱动趋势明显,多向交互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融合”既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又是鲜明趋势。新时代文化产业要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文化和相关产业渗透融合中,推进数字创意与多领域的融合,培育更多新的产品、服务与业态,从而形成创意经济无边界渗透的格局,使数字创意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5]。因此,培育数字创意产业生态要有融合意识,不断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创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作用,顺应当前文化产业领域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等新方式,提高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原创水平。要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创作更多数字创意内容精品,提高数字文化品位和市场价值,从而形成有影响力的数字创意品牌[5]。

  这种跨界融合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产业内部各门类、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不断催生数字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另一方面是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加快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使得文化产业愈加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在文化产业领域,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提供了新路径。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文化产业结构从产业链到价值链不断优化,涌现诸多文化新业态,特别是以中华文化基因的再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蕴蓄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3]。文化创意不断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供“文化+”的解决方案,以创意融合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成为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依托数字化技术,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文化载体的多元化,文化业态的多样化,日益从封闭式小而全的小生产格局,转为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提升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并由内向外渗透,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设计业、信息业、包装业以及体育、教育相融合,使大多数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使之成为一个越来越显著、越来越能提升价值,创造大量就业的文化产业群,从而成就了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理论研究的“中国学派”[3]。

  二、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数字文化产业契合了消费群体的代际转换,呈现出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消费方式的变化和差异化的诉求,裹挟了越来越多的大众,使文化消费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数字文化产业深刻影响了文化发展生态和生存环境,改变了文化的样态和传播方式,尤其是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在文化产业统计分类中,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近两年平均增速为30%左右,是文化产业整体增速的两倍以上,成为领跑文化产业的引擎。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直播网红、微电影等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影响到了整个文化生态。有学者指出:“由于数字技术进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化内容的创造者从小规模专业作者向大规模业余作者迁移的局面。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触到任何人类文化成果,消费或是参与生产任何文化产品。”[6]因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生产端和消费端都出现了非线性链接,后现代“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愿景成为现实,极大地激发了大众的文化表达意愿和创造活力。

  究其本质,数字文化产业是“互联网+”及其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本性上是技术思维,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和文化价值(包括版权),其在本性上是文化思维,是文化与技术的时代性融合。因此,发展数字文化产业需要“科技+”与“文化+”协同创新,是两者在本性上的相互切近,它既需要平台的整合与垂直分发能力,更需要文化的集成与价值的提炼与创新,旨在使技术与文化(艺术)保持适度的审美张力,才有文化的生成与美的显现,才会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与价值消费,才会有意义的高地与价值的再创造,其成就的是一种新的文化业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业态的集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它在当下的发展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相比,我们在关键技术创新和某些核心技术应用上仍有不小差距,需要借助科技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大国国内市场竞争优势,才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技术赶超,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明积淀是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优势,但其尚未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优势,在数字艺术和文字内容上创新性不足、产品的卓越性追求和精致性品质尚有差距,亟待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力突破。

  就现实操作性而言,在葆有审美眼光和文化情怀视野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亟需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随着代际性消费群体的成长和移动支付技术的突破,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网络原住民已经习惯为自己所喜欢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付费,付费消费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主导型盈利模式。但真正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的繁荣,还需要多元且成熟的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支撑日渐庞大的市值空间,从而使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传播渠道日益畅通,优质文化内容的缺失问题愈发显现,与之相应的问题是版权保护及其形象商品化授权问题凸显,这将制约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如何兑现和提升轻资产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企业来讲是极大的考验,并最终显现于持续性地吸引线上流量和线下趋之若鹜的消费者体验。

  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仍要回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这才是制胜之道,这也是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就此而言,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价值观的融入问题凸显,亟需文化产业正向价值的强势引领和审美规制。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事实上文化消费的主导形态,是当前文化创新的动力之源,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形态,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阵地,更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依托力量。当前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正确的价值导向及其评价体系亟待完善,需要健全包容而理性的社会评判标准,以全社会之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做强。在理想条件下,数字文化产业不但自身要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渠道,还担负着孕育和润泽创新文化的重任,更要成为时代文化的引领,成为文化及其价值创新的源泉。

  文化及其文化价值的融入是数字文化产业包括数字艺术产业的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是根本。就此而言,“文化+”是数字文化产业几何级扩张的利器。互联网是渠道和平台,“互联网+”实现了无线链接的可能,成为资源和要素流动与整合的利器。但是,文化是消费的对象和附加值与利润的来源,是经济价值的来源,是社会价值的载体。现实中诸多数字企业本身就是高科技(网络)公司的华丽转型,依托技术优势受到金融资本的青睐,呈现几何级扩张。如果不明白真正的赢利点和消费痛点,往往就会迷失方向,其可持续发展将会大打折扣。不同于资本逐利本性的短期回报,文化需要累积和长期积淀,需要情怀和眼光,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企业的文化特色。过度追求抢眼球和制造噱头,只是技术造势和信息的无序,带来的是技术的狂欢和资本的狂舞,而不是文化的使命担当。因此,数字文化产业的健康理性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建立健全国家文化运行体制,发挥政府监管和引导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更要补足社会短板的支撑力量。一定意义上,社会力量所能托举的高度,将决定数字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思维,更要有文化思维,要有文化价值引领。只有成为文化创新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主导方式,数字文化产业才能够发展、壮大为真正的产业门类,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一些数字企业及产业集团,其产业扩张和市值的快速提升多基于互联网特性。一定意义上讲,它抓住了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而没有抓住时代(文化创意时代)的本质,缺乏“文化+”的融合渗透。这样的企业能走多远,能否形成真正的朝阳产业,能否支撑起庞大的市场市值,取决于其能否成为真正的文化公司;能否在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中实现文化创造,取决于企业收购的大量IP变现能力;能否实现以人(消费者)为本,取决于文化企业自身能否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网络文学付费阅读、网络影视戏剧游戏动漫由泛娱乐转向新文创开发,始终是数字文化企业的主导商业模式,但IP的变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和市场机遇,具有诸多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一旦成功就会远超预期,甚至出现“现象级”神品,这是其魅力所在。但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每年的爆款产品只有几部,其风险把控极难操作,具备IP开发能力不是一个客观的溢价标准,最终取决于收益,更受制于产业生态和市场环境。因此,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只有那些具备较高文化价值的引领者,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胜出。

  三、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瞩望

  2016年12月,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8%跃升到15%。数字创意产业成为重点培育的5个新支柱产业之一。数字创意产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以优质丰富的内容为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鼓励创作当代数字创意内容精品”两个维度,生产创作优质、多样、个性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以满足人民大众对时尚文化的消费需求。在实践中,数字化产业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线性”生产体系,以及依靠在地性设备和在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充分发挥网络化与智能化应用的超常化优势,依托互联网思维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非线性生产与消费特性,促进了数字化技术主导下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健全。因而,有着影响文化产业及其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带动作用。

  在信息文明时代出场的数字创意产业必然带有时代特点,依托数字化技术应用和“互联网+”平台,数字文化产业注重产业文明的积累而有着健全发展体系的鲜明意识,积极生产与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其发展是“软硬兼施”,即硬件设备上要“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软件内容上要“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文化装备制造业有利于促进核心技术的现实应用,推动文化产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及高新技术在数字文化创意创作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体系,建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创意品牌,促使中华文化由“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在全球化舞台上与国际主流文化的互动更加频繁。新时代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只有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支撑起中国的文明型崛起,并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拥有广泛消费者,并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的新兴文化业态,对文化的繁荣兴盛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它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高位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全球主导文化形态的互动,是有力的支撑。数字文化产业所拥有的艺术新形态内容及其传播优势,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国家战略需求,是国家文化利益使然,势必会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借助新旧媒体的融合之势,国家推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势,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之势,数字文化产业将会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决定风口的是趋势,决定趋势的是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着眼于未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甚至会对社会形态产生结构性影响。网络的互联互通及其泛在式存在,“人人连接”“物物联结”“人与物的链接”,不仅重构了生产生活肌理,混搭了生活与工作、生产与消费,点亮了城市空间和大众的日常生活,还使人人都成为文化信息的供给者和意义的再生产者,甚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宣言在数字化世界也成为可能,这是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坚实基础和无限可能的潜在市场空间。数字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创新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业态。瞩望未来,数字艺术成为点亮城市空间、扮靓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空间夜景)的重要文化形式与载体。越来越多“城市综合娱乐体”将借助数字文化艺术重构城市肌理,数字家庭娱乐将为实现家庭寓教于乐、增强家庭幸福感的亲子活动提供舞台,各类主题公园和娱乐秀的升级、工业遗产的开发、旅游目的地的附加值提升,将为数字文化产业展开无限的市场前景。

  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视野下,整合各种力量尤其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发展适合新一代群体需求的动漫、游戏、网络影视剧、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新兴文化业态,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将成为今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泛在式链接,鼓励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等新方式,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数字化新境界,将驱使文化产业探索基于数字化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精准化营销、协作化创新、网络化共享等新型文化生产经营方式和文化业态不断涌现,进而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在产业布局方面,应加快虚拟现实、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开拓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等消费新领域,积极研究应对人工智能、物联网、5G网络等前沿科技对文化产业带来的变化和机遇,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探索构建数字创意产业的双创服务体系。以政策之力和立法促进推动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创意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不断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以实力和能力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绽放在世界舞台中央。

  可以预见,尽管存在一定泡沫的风险,数字文化产业仍将是投资风口。2017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创意产业投资热点》显示,2017年上半年内地数字创意产业投资总额达到274.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下半年大幅增长84.4%。2016—2017年上半年,内地数字创意产业共有859笔投资案例,投资金额高达659.3亿元,在总体投资中的比重分别约为20%和10%[7]。数字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表征,以其全新的文化内容和商业形态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亟需突破主流文化传播屏障和价值观传播瓶颈,使之能够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引导数字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断彰显文化产业的“精神性”本质及其“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承担起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坚守中华文化本位、讲好中国故事的本色。因而,高品质的文化内容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数字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够走进年轻消费者的心里,成为其情感投注的对象,是源于最根本的时代特征与人的现实需求的相互契合。因此,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紧紧抓住时代,充分展示数字文化形态的新特点及其动态性生成,增强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更要有艺术的美感和本位的文化价值诉求,及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与国家观。总之,数字文化产业同样要让人找到精神家园,要能够让人诗意地栖居在中国大地上。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517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